“再好的產品,再多的廣告,如果終端渠道沒有鋪貨或低質量地鋪貨,都會使所有營銷努力前功盡棄?!币苍S這句話在互聯(lián)網思維當?shù)赖慕裉欤@得比較傳統(tǒng)和保守,但對于快速消費品企業(yè)來說依然適用,并且會長期適用,特別是像飲品這樣的“超級”快速消費品。2014年8~9月,數(shù)字100在全國10個城市進行終端售點抽樣調查,對飲用水、果汁、碳酸飲料、茶飲料、涼茶、奶茶/咖啡、植物蛋白飲料等品類進行800多個售點的檢查。通過檢查,希望可以讓企業(yè)客觀地了解目前線下渠道的發(fā)展現(xiàn)狀,發(fā)現(xiàn)終端問題,找到提升機會。根據(jù)顯示:飲用水,農夫山泉全國領先,怡寶在華南地區(qū)優(yōu)勢明顯,新秀恒大冰泉來勢洶洶;包裝果汁,美汁源、統(tǒng)一、康師傅三足鼎立;碳酸飲料,雪碧、可口可樂、百事可樂品類領先,新品怡泉+C鋪貨達42%;茶飲料,康師傅茶飲料鋪貨高達96%,是所有品類的鋪貨標桿。
遷移帶來機會。每臨入冬,大雁成群,由北往南遷移。正如同季節(jié)的變化,市場的競爭環(huán)境也常常發(fā)生著氣候的變化。一邊是草長鶯飛的互聯(lián)網,一邊是三秋寒風的傳統(tǒng)渠道。消費者們如同候鳥一般,大批大批地飛向如春的南方。遷移帶來聚集效應,必然催生兩波機會的誕生。其一,大規(guī)模的遷移帶來的是格局的洗牌和節(jié)點的誕生。抓住了浪潮的機會,就能乘勢踏上浪潮之巔。當我們接受信息的方式從被動變?yōu)橹鲃樱瑥碾娨曓D向互聯(lián)網;當無數(shù)中小賣家遷移到網上,同時用廉價且豐富的產品吸引大量的消費者一同遷移,阿里巴巴和淘寶就這樣成了一個生態(tài);當智能手機普及,人們對便捷性的要求持續(xù)提高時,出租車的訂單轉向了滴滴、快的,外賣的訂單轉向了餓了么、淘點點,打掃衛(wèi)生的訂單轉向了58到家、云家政。這一波機會的本質源自一短期一長期兩個要素。從短期要素來說,消費者從線下向線上的遷移,其爆發(fā)的導火索是價格的誘惑。短期來看,線上渠道作為新興渠道,成本比傳統(tǒng)的成熟渠道低出不少,同時縮短了分銷的鏈條,這一部分本屬于渠道利潤的費用讓利給了消費者,他們可以用一半的價錢買到同樣質量的商品。
既然“值多少錢”顧客感覺,那我們又如何讓顧客感覺到呢?先分析一下什么項目核桃乳感覺,感覺就人們對另外一種事物反應狀態(tài);其次,核桃乳賺錢如何“讓”顧客去感覺呢,其實感覺個非常感性東西,主要充分調動顧客聽覺、視覺、觸覺、嗅覺、味覺等感知器官讓顧客去感知,從而占據(jù)顧客心智,這里特別指出導購員要有計劃、有目主動去調動顧客感知器官。再次,貴其實也一種感覺,通常人們認為“貴了”就價格高于價值,“不貴”就價格等于或小于價值。終端銷售,說某某產品貴一般有三類顧客:A類顧客,顧客認為你產品不值這個錢,其他便宜產品沒有太大區(qū)別,即價格高于價值;B類顧客,你產品確實很好,但價格太高,我買不起,此時價格低于或等于價值;C類顧客,你產品確實很不錯,但價格也不低,超出了我前期購買預算,我不想花這么多錢買你產品,我買個相對便宜就OK了。要想讓顧客感覺到價值,就必須要由導購利用各種手段充分調動顧客各種感覺器官,讓顧客意識到該產品價格低于或等于該產品價值。在門市行銷中,當門市人員過五關斬六將后好不容易走到即將成交的緊要關頭時,顧客卻往往會以“太貴了”為拒絕理由,針對客人的這最后臨門一腳的難關,我們應該如何輕松處理它呢?
廠家給經銷商的年度返利,給還是不給?這是一個問題。給多少?這是一個更麻煩的問題。在廠家對經銷商的管理體系中,設計年終返利這個環(huán)節(jié),無非是想起到調動經銷商積極性,給廠家自己留些回旋余地,在一定程度上牽制經銷商等等目的。但在實施過程中,這年終返利往往會給廠家?guī)聿簧俾闊?,例如經銷商抱怨年度返利不如某某廠家多,兌現(xiàn)不及時,兌現(xiàn)方式死板,或是年度返利的附加條件太多,或是猜疑某些經銷商拿到了更多的年度返利等等。這就像老板年終給員工發(fā)年終獎金一樣,不發(fā)不行,發(fā)多發(fā)少更麻煩。廠家給經銷商的年終返利,也實施了不少年,綜合實際的落地效果來看,往往是弊大于利。本來是廠家給經銷商的獎勵措施,到頭來卻變成廠商的糾紛點。之所以出糾紛的原因也簡單,就是對年終返利的認定問題上,廠家認為,這是給經銷商的額外獎勵,是廠家對經銷商銷售行為的肯定,是廠家對經銷商的付出,同時,這也在一定程度表現(xiàn)了廠家對經銷商管理權。但是,經銷商卻不是這么看待年終返利的,許多經銷商會認為,這所謂的年終返利,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。廠家提高了產品的出廠價,或是在某個環(huán)節(jié)上進行了截留,再以年終返利的形式再獎勵給經銷商,換而言之,這些所謂的年終返利,本來就應該是歸經銷商得的,只不過在廠家手里玩了個花樣而已。經銷商難免憤憤不平,對廠家的年終返利多有批評或是抱怨,甚至有的經銷商還會提前動手,從某個方面提前弄點什么卡在手里,到時候作為條件來與廠家交換年終返利,以防止某些廠家到時候說話不算話。